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資訊>冬至是不是應該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冬至是不是應該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生活都 人氣:2.84W

導讀:冬至是冬天的第四個節氣,冬至標誌着進入寒冷時節,而餃子有個説法是吃了就不會凍耳朵,那麼冬至是不是應該吃餃子呀?冬至和立冬時節都有吃餃子的説法,那麼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有什麼意義呢?想知道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冬至是不是應該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餃子

冬至是不是應該吃餃子

冬至是要吃餃子的。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着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飢寒困頓。各地連續暴發瘟疫,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立志做個能解脱人民疾苦的醫生。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相傳張仲景老年還鄉時,正逢大雪紛飛的冬天。街頭很多因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不少人耳朵都被凍爛了。張仲景看到這個情況,內心不忍,於是令人在南陽關東邊搭起了一個醫棚。讓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做餡,然後包成餃子。施捨給百姓。這頓餃子把不少鄉親的凍耳朵給治好了。

此後,每逢冬至進九,大家都紛紛爭食餃子,有諺語“冬至的餃子不凍耳”。

冬至吃餃子的意義

寓意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這種風俗,據説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所以,在中國北方,一到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冬至是不是應該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第2張

餃子

寓意二:冬至到,吃餃子,團團圓圓。

在一些地方,一到冬至這天,一家人就會忙忙碌碌,準備各種餃子皮、餃子餡,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團團圓圓過冬至。除了北方吃餃子,南方還有吃湯圓的習俗,寓意,圓圓滿滿、團團圓圓。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立冬和冬至時都有吃餃子的風俗習慣,主要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也表達了人們對冬天的美好期盼,人們認為餃子的形狀和耳朵很像,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受凍了。

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重要的節氣,風俗習慣也有很多相似之處,立冬的時間是每年公曆的11月7日-8日,表示自此進入冬季,在我國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還會吃餃子、甘蔗等食物。

冬至的時間是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標誌着即將進入寒冷時節。

 南北方習俗不同,沿海地區會在冬至時祭祖,廣東地區會吃燒臘與姜飯,江南地區盛行吃冬至團,北方則有吃餃子的風俗。

冬至美食還有哪些

吃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户户吃餛飩。

冬至是不是應該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第3張

餛飩

吃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説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湯圓

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南方地區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江西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TAG標籤:#萬年曆 #冬至 #立冬 #吃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