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天氣常識>冬至吃餃子嗎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冬至吃餃子嗎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生活都 人氣:1.46W

導語:冬至吃餃子嗎?在24節氣中,備受人們重視的節氣之一是冬至,一般人們會把冬至當成一個傳統節日來過,而該節氣對重要的食物就是餃子,冬至吃餃子的食俗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關於冬至吃餃子的有很多種説法,其中比較認可的一種是神醫傳説。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冬至吃餃子嗎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冬至節氣

一、冬至吃餃子嗎

冬至要吃餃子。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立冬是不用吃餃子的,冬至按風俗是一定要吃的,在我們山東省風俗上説是説如果冬至不吃餃子就會在冬天凍掉耳朵。

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説:“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汶上、曲阜、鄒城,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餃最為常見。

為何有冬至吃餃子的食俗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麪餃”,人們還紛紛傳説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對於立冬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這樣的問題,只能説各地風俗不一樣,但總的來説是冬至吃餃子。

冬至節氣

二、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户户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 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着餃子,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吃什麼

冬至節氣吃什麼 首選温補類食物

冬至進補食物吃什麼 推薦這8種節令美食

冬至吃什麼 4種温補美食佳餚燉着吃

冬至吃什麼食物好 細數那些獨特的各地傳統美食

冬至吃什麼餛鈍 3種餛鈍美味佳餚做法

冬至吃什麼 7種暖胃茶呵護你的腸胃

冬至吃什麼 冬至補腎8大“法寶”肉類食物

冬至吃什麼 冬至進補養生5款燉湯

冬至吃什麼 冬季寒冷預防心臟病的12種食物

冬至吃餃子嗎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掃碼關注公眾號

冬至吃餃子嗎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第2張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