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天氣常識>長江白鱘有人工養殖嗎 長江白鱘能人工繁殖嗎

長江白鱘有人工養殖嗎 長江白鱘能人工繁殖嗎

生活都 人氣:1.7W

導語:見過白鱘的朋友都知道,它的體型是很大的,可達七八米長,有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有些朋友對長江白鱘的相關知識感興趣,那麼,小編就來説説,長江白鱘有人工養殖嗎?長江白鱘能人工繁殖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方面有關的內容,以下內容值得大家一看。

長江白鱘有人工養殖嗎

長江白鱘有人工養殖嗎 長江白鱘能人工繁殖嗎

長江白鱘

沒有人工養殖。白鱘無法實現人工繁殖的原因一是當時交通條件不便,接到漁民誤捕信息後趕到現場,白鱘多已奄奄一息;二是當時科研條件有限,養殖白鱘需要近20米直徑的池子,而且對水體要求很高,需要足夠的氧氣供應。

白鱘(學名:Psephurus gladius)體長為2~3米,體重200~300公斤,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的物種。白鱘是生活在長江的大型肉食魚類,是中國的特有魚類。另名為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因為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為象魚。

中國古代白鱘被稱為鮪。春季溯江產卵。主產於中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干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游也有發現。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2020年1月2日消息,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被宣佈於2019年12月23日滅絕。2022年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發佈全球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佈白鱘滅絕。

長江白鱘有人工養殖嗎 長江白鱘能人工繁殖嗎 第2張

白鱘

30年累計放流700萬尾長江中華鱘 已5年未發現自然繁殖

2017年以來,在中華鱘唯一天然產卵場———葛洲壩下游中華鱘核心保護區,已連續5年未發現中華鱘自然繁殖跡象。

在幼魚入海的必經通道上海長江入海口,監測也一無所獲。

葛洲壩截流前,中華鱘產卵場分佈在金沙江下游和場景上游約600公里的江段,已報道產卵場有16處以上;1981年截流後,原產卵場全部喪失;1982年發現葛洲壩下形成一個新產卵場,至今仍是唯一一個。

2013年,中華鱘在此產卵場的自然繁殖出現第一次中斷,2015年出現第二次中斷,此後的2017年至2021年,連續五年沒有自然繁殖,該物種的野生種羣的自我更新能力已經完全喪失。近30年來,已累計人工放流700萬尾以上,但其野生種羣自然繁殖仍無法恢復。

今年發佈的《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藍皮書》指出,我國先後通過物種及其關鍵棲息地立法保護,長期大規模人工增殖放流,人工羣體保育及大量科學研究等,開展專門針對中華鱘的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臨一些嚴峻問題,如築壩、航道建設及航運、水污染和城市化等各自人類活動影響不斷加劇。

長江白鱘有人工養殖嗎 長江白鱘能人工繁殖嗎 第3張

白鱘圖

藍皮書指出:中華鱘野生種羣自我維持能力可能喪失,針對中華鱘的基礎科學研究投入也不足,人工保種能力建設亟待加強。

根據《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2015—2030年)》,到2030年中華鱘的自然種羣要得到有效恢復,建立中華鱘遺傳基因庫,並在21世紀中期,中華鱘自然種羣得到明顯恢復,棲息地環境明顯改善,人工羣體保育體系完備,羣體穩定健康

2022年5月21日,在危起偉等專家的發起下,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揭牌。這是長江生態修復的武漢速度,也是保護中華鱘的湖北作為。

要拯救長江中華鱘,當務之急是在洞庭湖與長江連接的支流,重建適合中華鱘的自然生境。

中華鱘保護按目標可分為低、中、高3個層次:第一,可人工或遷地保護維持物種延續;第二,自然種羣可延續,儘管其種羣數量和地理分佈遠不及歷史水平;第三,野生種羣和棲息地及其生態服務功能得以恢復和延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