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綠色生活>生活>端午節的由來故事 端午節的由來有哪些

端午節的由來故事 端午節的由來有哪些

生活都 人氣:2.53W

端午節源於古代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的圖騰祭祀,是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在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這天,抱石跳汨羅江自盡,於是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故事 端午節的由來有哪些

端午節真正的由來

其實,端午節源自古人對自然天象的崇拜,相傳這一天,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端午即“飛龍在天”的吉祥日,所以説端午為人們在上古時為祭龍演變而來,這也説明划龍舟競渡祭祀習俗,早在屈原之前便已經存在了。據説,江浙地區的吳越部族最早在端午這天祭祀龍圖騰,目的是在夏季“防疫祛病”,同時舉行盛大的圖騰祭,其中一項便是龍舟競賽娛樂。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説法從何而來呢?

這是根據南北朝樑人吳均的神話小説《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所介紹,另外,還有認為端午節是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但經考證,這些人物傳説都遠遠晚於端午節的誕生,是後人根據歷史人物某個時間點與端午這天相關所產生的“紀念説”,其中尤以屈原影響最廣,甚至都給端午節加了一道“吃粽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