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天氣常識>立春的習俗 節氣立春習俗活動與飲食

立春的習俗 節氣立春習俗活動與飲食

生活都 人氣:9.3K

導語:立春的習俗是什麼?傳統習俗主要包括活動和飲食量兩個部分,一般每個地區的習俗都有所不同,所以穿過大大小小的習俗有很多。我們所知道的節日習俗都是比較普遍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節氣立春習俗活動與飲食。

 立春的習俗 節氣立春習俗活動與飲食

立春的習俗 節氣立春習俗活動與飲食

立春

 立春的習俗——咬春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中國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麪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裏分格碼放薰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薰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燻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捲進春餅裏吃。

 立春的習俗——五辛盤

立春吃春餅歷史悠久。據載六朝元旦吃五辛盤(五種辛葷蔬菜: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供人們在春日食用後發五臟之氣。現揚州人立春時也吃五辛:新葱、韭黃、蒜苗、蘿蔔、芫荽。唐初餅與生菜以盤裝之,稱春盤,因與五辛盤有淵源,也叫辛盤,宋時改叫春餅,現也叫薄餅、荷葉餅、片兒餑餑等。

立春的習俗——春盤面

元《飲膳正要》“春盤面”由麪條、羊肉、羊肚肺、雞蛋煎餅、生薑、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種原料構成。明、清時在餅與生菜外兼食水蘿蔔,謂能去春困。整個嘗新活動稱為“咬春”。

立春的習俗 節氣立春習俗活動與飲食 第2張

立春

立春的習俗——打春

打春的傳統風俗文化,最早來自皇宮。傳説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格外隆重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説,史書上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京都風俗志》書中曾記載:宮前“東設芒神,西設春牛”。禮畢散場之後,“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那時,人們紛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徵,將土塊放在牲畜圈,意為槽頭興旺。把糧食放在糧倉,意為倉滿糧足。

這裏説的芒神,就是春神,主宰一年的農事。老北京的廟會裏,一般都會在賣皇曆的同時連帶着賣春牛圖,春牛圖上前面牽牛的那個男子,畫的就是芒神。

彩牛繪身,鞭炮齊鳴,還有裝扮成春官的人在道前相迎,接芒神、打春牛,這樣的儀式歷史很悠久了,而且最早都是宮裏親自出面操辦這一切的。宋《東京夢華錄》書中曾經記載:芒神和春牛“從午門中門入,至乾清門、慈寧門恭進,內監各接奏,禮畢皆退”。

立春的習俗——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羣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着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立春的習俗——遊春、報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閲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台,身着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羣眾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羣眾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羣眾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TAG標籤:#習俗 #節氣 #飲食 #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