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綠色生活>生活>傣族的風俗 傣族的風俗文化特點

傣族的風俗 傣族的風俗文化特點

生活都 人氣:2.86W

傣族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常沐浴、婦女愛洗髮,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過去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傣族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

傣族的風俗 傣族的風俗文化特點

1、關門節、開門節

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曆7月中旬)。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曆10月中旬)。

在這兩個節日當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向佛像佛爺敬獻美食、鮮花和錢幣,在佛爺佛像前唸經、滴水,以求佛賜福於人。從關門節到開門節的3個月內,是“關門”的時間,為一年中宗教活動最頻繁的時期。禮佛,聽佛爺講經,7天一小賧。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燈),舉行“趕擺”。關門期間,男女青年可以談情説愛,但不能結婚,不能外出;待“開門”後方能結婚和外出。

傣族的風俗 傣族的風俗文化特點 第2張

2、潑水節

傣歷年--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曆4月中旬)。約在農曆清明後十日舉行,它象徵着“最美好的日子”。節期一般是3天。頭兩天是送舊,最後一天是迎新。節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裝到佛寺賧佛,並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圍塔而坐,聆聽佛爺唸經。之後,婦女們各挑一擔水為佛像“洗塵”。佛寺禮畢,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潑水祝福。接着成羣結隊四處遊行,潑灑行人以示祝福。西雙版納每年過潑水節的時候,傣族羣眾都要在瀾滄江舉行聲勢浩大的龍舟賽,賽後就將龍船拆散放進佛寺的竹樓裏保管,待第二年潑水節到來之前,再把拆散的龍船拼裝起來,拼裝龍舟就稱之為“旱黑”。

3、花街節

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曆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彙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着盛裝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長隊,款款走過花街,競粧比美,風情無限;小夥子們則瞪大眼睛尋找意中人。如果情投意合,兩人就相約到鳳尾竹下荔枝叢中,姑娘解下腰間的秧篾飯,掀開青翠的芭蕉葉,只見噴香的糯米飯用鮮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黃一半鮮紅,以芭蕉葉相隔一層又一層盛滿豬脊肉、油炸幹黃鱔、醃鴨蛋等美食。兩人一起吃着,説着情話。吃完秧蔑飯,提親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傣族的風俗 傣族的風俗文化特點 第3張

傣族分佈在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國等國家。2000年,傣族在中國境內共有115.9萬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和孟連兩個自治縣。其餘的散居在景東、景谷、普洱、瀾滄、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個縣。邊疆傣族地區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