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資訊>端午節有什麼趣味風俗 端午節鮮為人知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有什麼趣味風俗 端午節鮮為人知的傳統習俗

生活都 人氣:3.08W

導語:端午節我們都知道要吃粽子,要划龍舟。但是有一些端午節鮮為人知的傳統習俗,現在年輕的朋友們可能都不清楚,比如掛老虎頭或者是彩紙做成的葫蘆,不僅僅是好看,他們還有特殊的目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端午節有什麼趣味風俗都有哪些,我們一起去圍觀一下。

端午節有什麼趣味風俗 端午節鮮為人知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有什麼趣味風俗 端午節鮮為人知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

掛荷包

在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或節日早晨兒童身上要掛荷包。荷包,又叫香包,各地樣式不盡相同,大致要由老虎、彩色纏粽、纏線、彩荷包四樣組成。荷包大小不一,大的可裝人火鐮、香料、煙絲等,小的與杏仁差不多,可作為一種裝飾品。荷包大多製成如意形。但也有作成壽桃、蝙蝠、柑桔、·小雞、昆蟲、花朵形,據認為端午節,小孩子胸前掛上一個荷包,或再加上一個用麻編的小掃帚、簸箕,可以起到避邪保佑平安的作用。

與掛荷包同時流行的節俗,是拴五色線+五色線,古時稱之為“長命縷”、“續命縷”、“闢兵線”、“五色絲”、“百索”。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的時候,禁忌兒童説話、五色線不能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場大雨時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被河水沖走。這樣,戴五色線的兒童即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將五色線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掛老虎頭

對小兒來説過端午節另還有一種風俗,就是編虎頭形銅錢,掛在小兒胸前,稱作“老虎頭”;還有的給小兒肚兜上彩繡虎形,稱作“老虎肚兜”。以示其服猛。

在民間,五月被稱為惡月,五月初五更是惡中之惡,此時人們極易受到各種病菌、邪鬼及毒蟲的傷害。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由於身體嬌弱,因此更易受危害。為此,人們想出了一系列辦法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給孩子穿“五毒兜”與系五色絲就是兩種非常普遍的傳統習俗。此外,帶榴花、帶符及穿繡有五毒的鞋子等方法,據説也可以起到保護孩童的作用。因此,在舊時端午節這天最快樂的恐怕當屬孩子了。因為這一天,他們可以換上新衣服,手上、身上還會佩戴上一些特殊的飾物。

小孩子雖然並不知道它們的具體含義,但卻都能領略到端午民俗的特殊魅力。

端午節有什麼趣味風俗 端午節鮮為人知的傳統習俗 第2張

香囊

 纏五色線

五色線,又被稱做“長命縷”、“拴命線”、“五絲”,舊稱“五索”。據應劭《風俗通義》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這説明至少在漢代已有端午節系五彩線的習俗,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五彩線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絲編成的線,這五種顏色是指青、白、紅、黑、黃,從陰陽五行學説來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象徵東、西、南、北、中,藴含着五方神力。在元代以前,因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做五絲。後來棉花普及後,就以棉線代絲,所以被稱作五色線,但在一些地方,卻仍保留着五色絲的名字。系五彩線有講究,可以系在手腕上,也可以系在腳腕上,但是要男左女右,而且一定要在端午節的前一天繫好。系線時,孩子們不能開口説話,所以大人們通常是在五月初四的晚上等孩子熟睡後,悄悄給孩子繫上。而繫上的五彩線想要摘下也是有講究的。五彩線要在端午節後第一個雨天摘下,壓在石頭下面,大人們説五彩線會在石頭下變成一條“聖蟲”(蛇)爬走,災病也就隨之帶走了;也有人説摘下的五彩線要放在雨水中沖走,這樣好運也就隨之而來。

流傳在河南滎陽地區的一首名為枟五色線枠的歌謠,就描述了帶五色線的各種功用:

五色線,戴脖上,一年到頭保安康。

五色線,樣樣全,五福臨門保佑平安。

白銀條,黃金條,紅線穿,綠線繞,五福臨門人逍遙。

 掛彩紙葫蘆

端午節在家中懸掛彩紙葫蘆是民間普遍流行的習慣,其來歷無從考證。有一民間傳説,天神要降災於某一村莊,打算於五月初五這天從空中向村中投撒毒藥。村中有一善良的青年,天神不願讓他受牽連,便提前教給他避災的方法,即在那天日出之前做一些紙葫蘆掛在門窗、檐下,就可躲過此難。善良的青年人不顧泄露天神的天機會變成石人的告誡,將此消息告訴了全村人。結果,家家都懸掛起了紙葫蘆。五月初五這天天神撒的毒藥全被這些紙葫蘆收了進去,村裏沒有一個人受到傷害。可是,泄露“天機”的青年卻於當日化為了一尊石像。人們為了紀念他,從此便興起端午掛紙葫蘆的作法。紙葫蘆是用各色彩紙摺疊而成,有方、圓、菱形、四角展翅等多樣形狀。葫蘆下面綴着紙穗,十分精巧美觀。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門前、院內、檐下、室內到處葫蘆飄蕩,五顏六色,鮮豔奪目,洋溢着一片節日的喜慶氣氛。

端午節有什麼趣味風俗 端午節鮮為人知的傳統習俗 第3張

端午節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故事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