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天氣常識>小寒的民間風俗是什麼 關於小寒節氣民俗活動

小寒的民間風俗是什麼 關於小寒節氣民俗活動

生活都 人氣:9.65K

導語:小寒節氣就要到來,我們又有哪些習俗活動要進行呢?雖然小寒節氣叫小寒,但其實天氣是非常冷的,有的地方甚至比大寒冷,所以其一些習俗可能和氣候特點有關。那麼,具體小寒的民間風俗是什麼?一起來看看下面的關於小寒節氣民俗活動。

小寒的民間風俗是什麼

小寒的民間風俗是什麼 關於小寒節氣民俗活動

小寒習俗

1、探梅

此時臘梅已開,紅梅含苞待放,挑選有梅花的絕佳風景地,細細賞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會為之清爽振奮。

2、冰戲

我國北方各省,人冬之後天寒地訴,冰期十分長久,動輒從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間,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撐船般划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設有冰牀,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宋史》有:“故事齋宿,幸後苑,作冰戲。”《欽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有:“西華門之西為西苑,榜曰西苑門,入門為太液池,冬月則陳冰嬉,習勞行賞。”《倚晴閣雜抄》中關於北平舊時風俗,寫有:“明時,積水潭嘗有好事者,聯十餘牀,攜都籃酒具,鋪截鋭其上,轟飲冰凌中,亦足樂也。”

3、臘祭

“小寒”是臘月的節氣,由於古人會在十二月份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把臘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臘月。臘的木義是“接”,取新舊交接之意。臘祭為我國古代祭祀習俗之一,遠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漢應劫《風俗通。義》雲:“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獸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4、畫圖數九

小寒節氣最初起源於黃河流域,據説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鈎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為繁體字,九字每字九劃共九九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小寒的民間風俗是什麼 關於小寒節氣民俗活動 第2張

小寒習俗

5、吃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而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

6、吃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另有一項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古籍記載,臘八粥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點染,這些食品均為甘温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7、吃糯米飯

廣東民諺“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傳統認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認為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8、準備年貨

小寒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所以小寒時節到了之後,也就意味着距離我們的春節就已經不遠了。因此,小寒的時候很多地方的年味漸濃,家家户户都已經開始忙着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等等,陸續為春節作準備。

小寒的民間風俗是什麼 關於小寒節氣民俗活動 第3張

小寒習俗

9、吃菜飯

每至小寒時節,南京人通常會食菜飯。其內容並不完全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非常鮮香味美。而矮腳黃、香腸、板鴨又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正宗的“南京菜飯”,甚至與臘八粥相比也毫不遜色。古時候,南京人對小寒非常重視,但隨着社會的發展,一些習俗漸漸淡化消失,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人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樣式多種多樣,比如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飯。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稱得上是真正的“南京菜飯”,味道非常鮮美。

10、吃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禦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温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薑調味,建議每週吃一次,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TAG標籤:#風俗 #節氣 #民俗 #小寒 #民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