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天氣常識>南非發現早期原龜化石 揭開龜殼最初作用之謎

南非發現早期原龜化石 揭開龜殼最初作用之謎

生活都 人氣:2.21W

導語:烏龜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半水棲、半陸棲性爬行動物。許多人由於對它喜愛,還會把它當作寵物飼養。我們都知道,當烏龜認為其將遭受危害時,便會將頭部和四肢蜷縮到堅硬的龜殼中。然而日前,科研人員在研究一塊在南非發現的早期原龜化石後,揭示了龜殼最初作用之謎。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龜殼最開始並非用作防禦,而是用來挖掘的。

南非發現早期原龜化石 揭開龜殼最初作用之謎

據外媒報道,一名來自南非西開普省8歲小男孩Kobus Snyman在其父親的農場裏發現的了早期原龜化石,這副原龜化石長15釐米,擁有相對完整的骨架,包括有關節的前肢和後肢。它被殼部分覆蓋,已經有 2.6億年的歷史了。而這一發現揭示了一個新的事實,那就是龜殼最開始是用來挖掘,而非躲避天敵的。

來自南非、瑞士和美國的科學家團隊經過研究發現,在這副原龜化石的甲殼中包含的是較寬的肋骨,而這就是指明其甲殼主要功能的重要線索。現有的研究結果已經指出,龜類的肋骨在進化中和脊椎骨逐漸連在一起,就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龜殼。寬廣的肋骨排列並不適合用於保護自身,而胸腔部位硬度更高則標明遠古時候的原龜正是用自己的甲殼,在地面上挖掘洞穴的。

不僅僅是我們普通人,科學界也一直相信烏龜甲殼最初的功能就是用作防禦。然而最新研究表明,以往人們的推測是錯誤的。

不僅僅是我們普通人,科學界也一直相信烏龜甲殼最初的功能就是用作防禦。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的Tyler Lyson博士在參與了此次研究之後,表示原龜寬闊的肋骨形狀表明,以往人們的推測是錯誤的。

對於龜類來説,其甲殼早期的挖掘功能很可能幫了大忙,讓它們得以從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厄運中倖免於難 ——那次大滅絕發生在2.52億年前,消滅了地球上90%的生物。一份來自麻省理工學院2014年的研究報告認為,二疊紀至三疊紀大滅絕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會產生甲烷的微生物被大量釋放到了大氣中。

目前,科研人員已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相關鏈接

考古學家發現史上最大的恐龍化石 身長約26米重達65噸

中國發現地球最早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羣 距今15.6億年

江蘇泗洪現淮河古菱齒象化石 距今約5萬年

南非發現早期原龜化石 揭開龜殼最初作用之謎
掃碼關注公眾號

南非發現早期原龜化石 揭開龜殼最初作用之謎 第2張
掃碼下載app

TAG標籤:#龜殼 #南非 #揭開 #之謎 #原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