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城市文化>安徽棠樾有哪些歷史發展

安徽棠樾有哪些歷史發展

生活都 人氣:2.21W

棠樾從宋以前,就有鮑、汪、董、姚、張等姓居住,棠樾又有上下之分,大體説自村西軟橋頭,大母埸溪岸向東到鄣山公墓、牌樓塘一帶稱“上棠樾”。自此,以下為下棠樾。

安徽棠樾有哪些歷史發展

村名“棠樾”二字,來源於《詩經甘棠》篇周賢呂台伯的故事。台伯深入民間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甚得民心,後來特意保護那棵甘棠,讓它枝葉茂盛,清陰滿地。因而把“棠陰”一詞喻為“德政”,棠樾的“樾”字,即指樹陰而言。過來也有人將村名寫作“唐越”。這二個安在當時的農具與墓碑上都能見到。唐是指唐代,越是指“越國公”。

這是為了紀念隋未鮑安國佐助他的妻舅汪華起義保衞六州,百姓免於難得到二州萬民歌頌,民心所歸,唐太宗封汪華為越國公、忠烈王,人民百姓將汪華奉為神靈、村村建汪王廟,香火不斷,所以又有了“唐越”村名。

棠樾在明清屬直隸省徽州府新安衞、袞繡鄉、清屬22都9圖、大和社、慈孝裏、民國屬歙縣豐山鄉、棠槐保,建國後屬富埸鄉,現屬鄭村鎮。

元、明之際,棠樾村人進行了大規模的水系改造,棠樾來自靈山之水、分為兩條,一條自東山、槐塘而來,過村北流入模路塘;另一條去村西沿靈山山脈至西沙溪,此為村中主要水源。

玉正年間,鮑佰源倡導族人截流築成“大姆壩”,灌溉田600餘畝,確保了棠樾農田旱澇保收,同時引水入村,沿村南環繞如帶(前後街有水圳,前暗入地下,後顯露可取用,現已填塞)。又引模路塘水繞村東兩股水去驄步亭匯合,潺潺流至七星墩義善亭(現已毀)水口。

明永樂18-19年對大姆壩重建,並在大姆壩下掘出了一連串的山塘水庫,作為調節,村西北山上的德公塘是一個周遭用條石砌築成的大水庫,保證了大旱時村中的農用水。

建國前,居民以鮑姓為主,其他有汪、吳、董、姚、張、夏、畢等姓。姓屬東晉咸和年間新安太守鮑弘的後裔,原居豐樂河南岸的金圭坦——鮑屯。據明氏記載,由鮑屯分遷各地的鮑氏已有29派。鮑弘的十世孫蘿節居徽郡河西塢至十二世的鮑榮,稱“棠樾派之始祖”,南宋後由棠樾派遷出的,可考的,約有40多個。要目如下:贛州、荊州、蕪湖、無為、桐城、繁昌、和州、鎮江、淮西、淮安、當塗、揚州、蜀源、巖鎮、黃山橋、蕃村、亳州、漳州、通州、杭州、貴池、新館、南村、紹興、衢州、貴州、安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