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城市文化>惠州有哪些民間信仰

惠州有哪些民間信仰

生活都 人氣:3.07W

導語:惠州人除了信仰佛教、道教外,民間信仰多種多樣,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天神、家神、占卦、睇相、算命、看風水、算八字,落同·僕仙姑,甚至古樹、石頭等等,均屬人們精神寄託之所在。現據筆者初步調查瞭解,擇其主要者收集整理如下。

惠州有哪些民間信仰

(一)觀音樓

觀音樓,位於原府城橫廊坊(現步行街中山西路)都市巷入口處,是一座木板樓,樓下是人行通道。樓上供奉着一座滿目慈祥的觀音菩薩金身塑像,坐北向南,旁邊還塑有一個童子像,面向觀音、雙手合十。神座上方橫掛着一幅神帳,上書“普渡慈航”四個大字。整座樓層,面積約三四十平方米,設有廟祝專人負責管理。在世人的眼中,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最高神靈之一。八年抗戰期間,惠州城羣眾飽受戰爭之苦,災難重重。每次淪陷逃難及敵機空襲時,人民在萬分驚恐的情況下,便很自然地在心中默唸“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快來救苦救難,保佑老少平安,離災脱難。”祈求神力扶持,遇難呈祥。每當淪陷過後及空襲後,劫後餘生、全家平安無恙者,便紛紛前往觀音樓參拜酬神,感謝觀音保佑平安,並主動捐善款作油香錢。此外每逢觀音誕時,更有眾多善男信女前往參拜,祈求觀音賜福。相傳觀音有三個大誕:農曆二月十九為其出生誕辰、六月十九為其過海誕辰、九月十九為其得道成仙修成正果。在觀音誕時,有些虔誠信徒還會發起組織打醮活動,動員羣眾及商店老闆樂捐善款,請來大批和尚唸經誦佛,做法事超渡眾生,場面火爆,熱鬧非常。

惠州解放後,政府號召人民羣眾相信科學、破除迷信,1950年冬拆掉觀音樓。有些虔誠信徒只得在自己家中設立觀音神座,早晚燒香跪拜,有的一直延續至今。

(二)包公廟

包公廟,原址位於縣城上塘下(現橋東上板塘)原聲華電影院斜對面。主要是紀念我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開封府尹包拯為官公正廉明、不畏權貴、秉公執法、剛正不阿的大無畏精神。凡冤假錯案,經他重新審理後,很快更案情大白,為民洗脱沉冤。被世人譽為“青天大老爺”是歷代封建王朝清官的典範,併為後世敬仰,從人變為“神”。該廟規模較大,建築面積約300多平方米,設有專人(廟祝)負責管理。每逢農曆重大節日,惠州城內羣眾均會備齊香寶紙燭及三牲酒菜前往參拜,香火頗盛。

(三)關帝廟

關帝廟,原址設在府城學院衙(現塘尾街口市自來水廠職工宿舍大樓地段),主要是紀念三國時期的劉備、關雲長、張飛等三人在桃園結義成為拜把兄弟。其中老二關雲長最講義氣,為了輔助老大劉備打下天下,他甘於承擔個人風險,犧牲自己利益,大義凜然,為後人所敬仰,稱之為“關公”、“關帝”。在舊社會,惠城有些青年男子通過閲讀《三國演義》等,仿效劉、關、張金蘭結義之舉,根據各人出生年月日和生辰八字,按年齡大小順序排上名次,成為結拜兄弟。有的還專程走進關帝廟內在關帝神像面前焚香點燭、三跪九叩首、發出誓詞:“我們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今天結成拜把兄弟,今後一定講求義氣,互相支持,有福同享,有禍同當。”這種結拜之風,在當年曾風行一時。

(四)城隍廟

城隍廟,建於縣城東門直街學宮附近,解放前幾年已被徵用改為鶴峯鎮第七保國民小學校舍,解放後先後成為惠州市第六小學及東坡小學校址。該廟建築面積較大,前後兩幢,共約300多平方米,有專人住廟管理。正殿中央供有城隍爺塑像,其四周擺滿着許多眥牙裂咀、面目猙獰、凶神惡煞的眾位鬼神塑像,周圍牆壁上還繪畫着許多上刀山,落油鍋、殺頭、碎屍萬段等彩色畫像。人們走進廟堂,到處一片陰森景像,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正如俗語所説:“走進城隍廟,無鬼得人狂(驚)”。據民間傳説,人死為鬼,其靈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獄。人生在世時如多行不義,死後其靈魂便會打下十八層地獄,受盡折磨,永世不得超生。轉世投胎後做豬做狗,任人宰殺。即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循環,不可抗拒。城隍爺是專門負責管鬼的,因而人們害怕死後墮入地獄遭受磨難,除平時多做善事積德外,每年都會到該廟叩拜,祈求將來死到陰間得到城隍爺的善待而登上天堂。

(五)摸仔廟

摸仔廟,建於鱷湖邊豐山腳下,是一座不足5平方米的小廟宇,沒有人管理。舊社會,惠州與全國各地一樣,由於長期受封建禮教的影響,人們的頭腦中普遍存在一種舊觀念:“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人人都希望自己子孫滿堂,傳宗接代。但因各種原因,有的人結婚多年尚無生養或只生女孩,未有男嬰,因而憂心忡忡,怕後繼無人。男孩,惠州人俗稱為“仔”。而摸仔廟正好迎合人們的心理狀態。據惠城老一輩的長者傳説:摸仔廟有位菩薩,專職管理世人生育男丁事宜。只要誠意參拜,讓菩薩“摸一摸”,便能從心所欲,求仔生男,如願以償,相當靈驗云云。其實這僅是一種神話傳説,無任何科學依據。但人們追求子嗣心切,唯有藉助神力扶持,達到生仔的目的。所以一些結婚多年尚無育下男嬰的夫婦前往參拜者為數不少。其中有個別人拜過摸仔廟菩薩後,果然生下兒子,人們認為是菩薩顯靈,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消息很快傳開,全城羣眾皆知,摸仔廟名聲大振,前往參拜者絡繹不絕。

(七)榕樹阿公

榕樹是一種粗生粗長的植物,在惠州城內及近郊,幾乎到處都有,不足為奇。但在惠州府城萬石坊(現中山南路)、打鐵行(現水門路)與大廉巷(現環城東路)等三條街道的交叉路口處,種有一棵特大的古榕樹,其主幹直徑約3米多,相傳其樹齡已有300多年曆史,堪稱惠州城內古榕之最的長壽樹。該樹周圍三面都是密集的商店及民房,只有東面向着西枝江用木船、木板與鐵練搭制而成的木浮橋碼頭,是個露天空地,也是當年惠州府縣兩城人民羣眾來往必經之路。這棵古榕根深葉茂,綠葉婆娑,在樹下方圓200多平方米的範圍內非常蔭涼,是人們夏天避暑的好地方。因而很多小販均在樹下四周擺賣各種小食檔、水果、蔬菜等,成為一個小市場。因這棵古榕歷史悠久,造福羣眾,象徵延年益壽,惠州人尊稱它為“榕樹阿公”,視為長福長壽的偶像。每逢過年過節不少羣眾都備齊三牲茶酒及香寶紙燭前往拜祀,祈求賜福,保佑全家老少平安。有的婦女通過占卦算命,還特意把自己的男孩過契給“榕樹阿公”做契仔(乾兒子),據説可以長命百歲,益壽延年。那裏雖未建廟宇,但香火頗盛。

TAG標籤:#民間 #信仰 #惠州 #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