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綠色生活>經典匯聚>實踐十號成功發射 6日1時搭載“19名乘客”飛往太空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 6日1時搭載“19名乘客”飛往太空

生活都 人氣:8.62K

導語: 今天2016年4月6日於1時38分,我國實踐十號成功發射。因為這是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衞星,引起廣泛的關注。同時有19名小夥伴榮幸前往太空,搭載“19名乘客”將進行28項科學實驗,令人無限期待。這是科學家對太空微重力環境的孜孜探索,“實踐十號”是太空中臨時搭建的一個實驗室,未來15天內它們彼此互不干擾。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 6日1時搭載“19名乘客”飛往太空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搭載19名“乘客”的太空“流動實驗室”

北京時間4月6日1時38分,中國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衞星。未來15天,在距離地球幾百千米的高空將有一個“流動實驗室”邊飛行、邊實驗。“實踐十號”衞星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介紹,衞星搭載了19個科學實驗載荷,涉及28項科學實驗。“乘客”分別裝在密閉箱子裏,確保獨立控温、互不干擾。19名“乘客”分為微重力科學實驗任務10項、空間生命科學實驗任務9項。

各國在開發利用太空微重力環境方面亦已進行不懈的探索。有資料稱,前蘇聯/俄羅斯從1980年至1990年進行了500項太空材料加工實驗,涉及光學材料、超導體、電子晶體、陶瓷和蛋白質晶體等。美國也在微重力環境中發明了新藥。據不完全統計,美國航空航天局在微重力科學實驗研究投資上,平均以年50%的速度遞增。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研究在微重力環境的生命活動

“實踐十號”首席科學家胡文瑞介紹,最初他們收到了200多個項目,通過篩選,按照“創新性”、“可行性”、“必要性”篩選出了這19名幸運兒,包括有果蠅、家蠶、水稻、小鼠輻射敏感型細胞系、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等,將用於研究在微重力環境及空間輻射環境中的運動及生命活動規律。它們的研究成果能夠更好的幫助科學們瞭解建成載人空間站的要求,因為如果要建立載人空間站,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理想的微重力環境。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首批科學實驗衞星中唯一的返回式衞星

“實踐十號”衞星分為回收艙和留軌艙,回收艙在軌運行12天后返回地球,留軌艙繼續在軌工作3天,即衞星總計設計壽命為15天。8項流體物理試驗放在留軌艙內進行,其餘11項科學試驗將在回收艙進行。實踐十號於2012年12月31日正式立項,是我國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衞星中唯一的返回式衞星,也是單次開展科學實驗項目最多的衞星。其科學目標是研究、揭示微重力條件和空間輻射條件下物質運動及生命活動的規律,並取得創新科技成果。

這顆衞星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説:“實踐十號上開展的科學實驗都是全新探索,都是國外沒有開展過的,每個都具有創新性和很強的科學研究價值,將孕育學術上重大問題的突破。”

猜你喜歡

 

 

我國第22顆北斗衞星成功發射 今凌晨4時昇天

中國發射白俄衞星 首次打入歐洲市場

中國高分四號成功發射 全球視力最佳高軌衞星

我國首顆暗物質衞星“悟空”17日成功發射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 6日1時搭載“19名乘客”飛往太空
掃碼關注公眾號

實踐十號成功發射 6日1時搭載“19名乘客”飛往太空 第2張
掃碼下載app

TAG標籤:#搭載 #十號 #飛往 #太空 #乘客 #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