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資訊>重陽節的食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食俗有哪些?

生活都 人氣:5.88K
重陽節的食俗有哪些?

導讀:重陽節又被我們稱為老人節,為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你知道重陽節的食俗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重陽節吃什麼吧。

重陽節的食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食俗:喝菊花酒

菊是應時的花草,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並且由於菊之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獨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裏有着不尋常的文化意義。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壽客”、不老草。因此,賞菊與飲菊花酒成為重陽的主要節俗。 菊花酒用菊花雜和黍米釀成,“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九日所釀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延年益壽的長命酒。”菊花酒雖然達不到“令人不老”的奇效,但它的確有清熱解毒、明日祛風、平肝疏肺、益陰滋腎的藥用價值。九月九日是傳統的賞酒節,直到宋時,重九時節民俗活動依然是“飲新酒,泛英替菊”,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為“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認為藉此二物,“以消陽九之厄”。重陽釀酒、賞酒之俗在民間持續傳承,山東滕縣、臨沂、日照等地,在近現代仍多於重陽造菊花酒,當地謠諺有:“九月九,九重陽,菊花做酒滿缸香。”

重陽節的食俗:吃重陽糕

九月食糕的習俗起源很早,“糕”之名,雖然起於六朝之末,但糕類食品在漢朝時即已出現,當時稱為“餌”。餌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與黍米粉兩種,黍米有粘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餌”。黍為五穀之長,黍在古代是待客與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們以黍米為應時的嘗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陽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嘗新食品。這也就是後世民間在重陽節,以重陽糕薦神祭祖的秋祭習俗淵源。

六朝時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陽節俗形成,糕類自然成為節令食品。到宋朝已習稱“重陽糕”,由於糕面有多種裝飾,重陽糕在明清以後又多稱為“花糕”。重陽花糕成為都市、鄉村的應節食品。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糙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糕在漢語中諧音“高”,糕是生長、向上、進步、高升的象徵。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重陽糕上的諸種飾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寓意。糕上的棗、慄、獅子之類飾品,都是中國傳統的祈子象徵物,它們明白地表示着人們在秋收時節祈求子嗣的願望。重陽還是出嫁的女兒回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兒回家吃重陽糕,是重陽的另一節俗,所以重陽如端午一樣,被稱為“女兒節”。

TAG標籤:#食俗 #萬年曆 #重陽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