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天氣常識>七夕的由來與傳説 與七夕節有關的故事

七夕的由來與傳説 與七夕節有關的故事

生活都 人氣:2.15W

導語:我們只知道七夕節也就是我們所説的情人節是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但其實這並不是最早的起源,在這個傳説還沒有出現,七夕這一天對人們就有着特別的意義。關於七夕的由來與傳説是什麼?與七夕節有關的故事又有哪些?小編帶你一起了解。

七夕的由來與傳説 與七夕節有關的故事

七夕的由來與傳説 與七夕節有關的故事

七夕

一、七夕的由來與傳説

“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歷史上認為“七夕”源於古代人們對“自然”和“時間”的崇拜。

在三四千年以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有關牛郎和織女的記載很早就有了。古代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牛郎和織女,認為東西南北方向都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星最亮,可在夜晚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

“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還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

二、與七夕節有關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南陽有個放牛的小夥子,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嫂子生活,嫂子為人狠毒,一天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着牛出了村。

他趕着牛進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不知何時才能趕着十頭牛回家。這時,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對他説:“在伏牛山裏有一頭病倒的老牛,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着它回家了。

牛郎找到了那頭病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等老牛病好後,牛郎趕着十頭牛回了家。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裏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七夕

三、打造現代“七夕文化”

“七夕”需要與時俱進。七夕節儘管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但缺乏適合年輕人的活動載體。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施立學表示,中國的傳統節日留有獨特的文化記憶,人們應着重挖掘其文化內涵,提供讓現代人樂意接受的特色民俗和形式。吉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省書畫院副院長金中浩認為,在這一天,除了商場進行促銷外,時下舉辦的一系列有關促進情感交流的活動,也是“七夕文化”的發展,是對“七夕”內涵的弘揚。

“七夕”需要嫁接外來文化。曹保明認為,西方情人節操作性強,有着時尚載體,如玫瑰、巧克力、鮮花等,吸引着大批年輕人的心;而我們的七夕節卻沒有具體適合年輕人的節日內容,傳統的祈禱祭拜、穿針引線之類的活動過於強調形式,而不被當下追求自我意識的年輕人所接受。

我們要把東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合起來,讓傳統的民族文化在新時代發揮它獨有的魅力,使七夕節成為一個全民參與的節日,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與發揚“七夕文化”。

TAG標籤:#七夕節 #情人節 #七夕 #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