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資訊>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生活都 人氣:2.54W

導讀:時至清明,我們除了踏青掃墓,還有清明節手抄報要做,但是好好的清明節假日不想把全部時間都放在做手抄報上,這時你就需要到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參考,那麼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的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整理的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供大家參考。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2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3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4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5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6張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7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8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9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10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清明節的來源

在中國的典故中,清明節來歷眾多。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是介子推的傳説。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晉文公即位後封賞羣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隱居綿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卻發現介子推揹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並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以寒食後一天為清明。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清明節已經超出節氣的意義,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11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掃墓源自商朝,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從唐朝開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掃墓時首先要整修墳墓,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

這種儀式,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古人認為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禍福有着密切聯繫,所以培墓是極為重要的祭奠儀式。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12張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羣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1965年開始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13張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説。最古老的傳説,是説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藴。再晚點的傳説與介子推有關。據説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説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2019清明節的手抄報大全 2019清明節手抄報漂亮又簡單 第14張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