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資訊>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

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

生活都 人氣:1.46W
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

導讀: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整理的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的習俗有哪些吧!

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裏,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着這一年裏,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注:民間舊俗,請勿迷信。)

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大年初三的習俗盤點: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相傳,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裏,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着這一年裏,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民間在正月初三夜裏燒門神紙的習俗,將年節時的松柏枝以及過年掛在門上的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以過後了,又要開始營生,故俗語有云:“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在宋代宮廷裏,正月初三是“天慶節”。傳説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有天書下降人間,於是真宗頒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又稱小年朝,在這一天裏,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裏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內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戍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在香港,人們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據説,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則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輩的新界原居民,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