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生活都>看世界>資訊>2020年秋分時間:2020秋分是幾月幾號

2020年秋分時間:2020秋分是幾月幾號

生活都 人氣:2.02W

導語:秋天的從立秋開始,到了秋分節氣已經走到了一半的路程。秋分節氣不僅是秋季節氣的平分點,同時秋分這天也是日夜平分的時候。過了秋分太陽逐漸往南迴歸線去,北半球的冬天也就不遠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2020年秋分時間:2020秋分是幾月幾號吧!

 2020年秋分時間:2020秋分是幾月幾號

2020年秋分時間:2020秋分是幾月幾號

2020年秋分時間

 2020年秋分時間:2020年09月22日 星期二

秋分,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北緯90°)與南極點(南緯90°)附近,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在地平線上轉圈”的特殊現象。

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

而在南北兩極,秋分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此後,隨着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夜,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

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一日中白晝短於黑夜),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一日中白晝長於黑夜)。

從地理角度可以這麼理解,秋分就是太陽來到了赤道,以後北半球越來越冷。太陽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3月21日左右到赤道——春分,6月22日左右到北迴歸線——夏至,9月23日左右回到赤道——秋分, 12月22日左右到南迴歸線——冬至。

2020年秋分時間:2020秋分是幾月幾號 第2張

秋分

 秋分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説:“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日夜時間均等,並由日長夜短逐步日短夜長。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與南極點附近,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在地平線上轉圈”的特殊現象。

二是,氣候由熱轉涼。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氣温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北緯90°)與南極點(南緯90°)附近,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在地平線上轉圈”的特殊現象。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

2020年秋分時間:2020秋分是幾月幾號 第3張

秋分節氣

秋分是降温的節氣

俗話説:“秋分夜夜涼”。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以後開始移向南半球,北半球地面上獲得的太陽熱逐漸減少,我國大陸的平均氣温也以較大的幅度下降,天氣逐漸轉涼。

和春暖升温的情況一樣,秋涼降温也以粵北為最大。這是因為,一方面粵北地區夏季的平均氣温較高;另一方面,粵北地區在秋季已受到北方冷空氣的影響了,而南部地區則要稍遲,即使有冷空氣影響,其強度也較小。在秋分節氣,粵北的平均氣温下降2.5‘C,而南部地區僅下降1.5℃左右。

秋分時節,颱風的影響較白露減少,但仍屬颱風活動的盛期,但這一時期,廣東省大陸冬季風較強盛,阻擋了一部分颱風在廣東省登陸,有的則直接在海上消弱,所以這時的颱風多在海南島登陸。由於颱風在廣東省登陸的機會較少,所以除粵西外,全省大部分地區雨量也相對鋭減。這樣,繼粵北之後,粵東和珠江三角洲等地也漸漸進入乾季。

2020年秋分時間:2020秋分是幾月幾號 第4張

秋分時節

 秋分農事

秋季降温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煙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穫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秋分時節的乾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黴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三秋”大忙,貴在“早”字。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適時早播冬作物可爭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奠定下豐產的基礎。“秋分不露頭,割了喂老牛”,南方的雙季晚稻正抽穗揚花,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早來低温陰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氣,是雙晚開花結實的主要威脅,必須認真做好預報和防禦工作。

TAG標籤:#秋分 #萬年曆 #幾號 #時間 #幾月 #